摘要:SJ-6525单螺杆塑料挤出机工艺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1-10-01发布2011-10-01实施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设备名称:SJN-6525单螺杆塑料挤出机设备用途:使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硅烷交联聚乙烯(XLPE)等热塑料对导线线芯进行绝缘或护层的包覆。
5.2 按工艺卡检查导体规格、直径或线芯尺寸、表观质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检查是否悬挂上工序半成品检验合格证。 5.3 根据工艺卡选择挤压模具,并检查模具的相关尺寸进行验证。 5.4 检查主机箱油位是否在标准线上,并向各润滑点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 5.5检查主传动箱、螺杆、套筒冷却水控制开关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检查轮张紧装置、多芯放线架、多芯导向装置的控制、转动和运转是否正常。 5.7 检查吸料装置是否工作正常(采用二步XLPE法时,检查混合是否均匀,包括色母配比是否合适)。 5.8 根据所用塑料(PVC、PE、XLPE)设定挤出机本体、颈部和机头的温度并预热。 并选择一个好的过滤器。 5.9 根据线芯规格配置合适的收线盘。 (一般收线盘内径加工后,线芯直径为205.10。检查水箱内是否有杂物,导轮是否完好,挡水板等是否完好。挤出机启动步骤: 6.l 应预热半小时左右,待机体及颈部达到设定温度后,即可打开机头,启动挤出机。机器放料,用肉眼判断塑化是否良好,调整好温度控制,塑化良好后,将预热好的过滤器和导流板放在哈夫法兰机头上,组装模芯,合上模套,关闭并拧紧哈夫紧固螺母,继续启动螺杆出料,观察塑化情况,并对偏心量进行初步调整。
6.2 将加工好的线芯穿过模芯和模套开口,连接牵引线。 牵引线被拉至牵引分流轮,然后穿过线轮。 线定位导轮缠绕在收线盘上,固定线芯内端。 6.3 将线材拉至收线盘后sj系列单螺杆挤出机,即可缓慢启动主螺杆。 这时必须检查主螺杆的电流显示,同时检查挤出模具中的塑料是否流出。 只有当塑料从挤出模具中流出后,螺杆才能启动。 挤出螺杆可以加速。 之后塑料继续均匀地流出并覆盖线芯。 冷却后的绝缘或护套应及时取一段,按工艺卡上的参数检查,厚度是否达到规定值,是否偏心。 (最大厚度+最小厚度,不得超过规格)/2规定值。 6.5 如果绝缘或护套的厚度未达到规定值,应适当调整。 并修正偏心等,直至达到工艺卡中的规定值,然后将控制设置为同步联动,同步提高速度至规定的最佳线速度,联动后绝缘或护套的厚度应为再次测量。 如有变动,请校对并进行微调。 然后利用触摸屏功能存储该规格的最佳参数,以便您以后根据此存储功能进行操作。 挤出XLPE绝缘时,必须按规定严格控制挤出温度,动作要快,防止XLPE绝缘材料在螺杆中提前交联,造成加工困难。 挤出PE、XLPE时,应先开始加热0.3mm温水箱,待水温达到80℃左右,可将第一段移动热水箱注满温水并循环,即可启动挤出机按上述步骤处理绝缘或护套。
6.7 无护套绝缘线芯和护套线芯必须印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电压、“3C”标志、序列号、芯数和截面。 因此,在加工此类线芯时,应在喷墨打印机的屏幕上输入上述内容,待挤出厚度达到规定值后进行打印,并注意根据塑料的颜色配置深浅油墨颜色。 不同的涂料必须使用相应的油墨材料。 绝缘线芯需要进行火花电压测试。 因此,在确认挤压厚度达到规定值后,应关闭火花机上盖,将故障点设置为“零”,以便故障记录正确。 由于材料偏心或偏心引起的击穿点应立即标记,并在原始记录卡上注明击穿点的长度和位置。 火花试验电压根据绝缘体标称厚度Δ确定。 具体见下表: 通用电力电缆产品火花试验电压 标称绝缘厚度 Δmm0.5<Δ1.01.0<Δ1.51.5<Δ2.0 火花试验电压 60001000015000 对应规格 mmPVC1.0 5~1.625~7095~185 卸板后的卸料端应固定,并及时挂制造卡,注明型号、规格、长度、生产日期、操作人员等原始记录。 6.10同一规格的绝缘颜色发生变化时,尽量按照先浅后深的顺序加工,并先将前料沥干,再将后料加入料斗,以免混色。
6.11 当规格改变但挤压材料不变时,可更换模芯、模套。 适当预热后,插入加工线芯并连接到前一端,并按照启动步骤6.3开始操作。 6.12 更换挤压材料时sj系列单螺杆挤出机,必须将原来的材料从螺杆上取下。 如有必要,应拆下螺钉并彻底清洁。 然后根据后一种材料的挤出温度进行预热,并按照启动步骤6.1开始加工。 产品质量检验 7.1 塑料护套(含衬里层)或绝缘层的厚度必须按工艺规定值进行自检,并留出一段样品供中级检验员检验。 上下封头的厚度应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的测量结果记录在原始记录卡上。 7.2 挤出成型外观应均匀、光滑,无波浪、流条、皱纹、橘皮、混色等不良现象,印刷应清晰、规范。 应保护挤压表面免遭挤压、划伤、划伤或碰伤。 挤压后应浸入水中并充分冷却。 半成品管理和现场清洁应按照“6s”管理要求进行。 8.1 挤压半成品必须填写生产卡,注明型号、规格、长度、生产厂家、日期等,并注明质量自检情况。 8.2 半成品托盘必须按区域停放牢固,避免滚动损坏缆芯。 8.3 工艺卡、专用工具、模具、量具等应按“6s”管理放置和存放。 更换模芯、模套后应及时清理,定期清洁,保持地面及周围环境清洁。 8.4 保存有关生产、质量、工艺设备等的原始记录,重要情况及时向主管报告。
交接内容及规定 9.1 接班人应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交接的各项准备工作。 班次交接、生产任务、工艺卡及过程控制参数、设备运行状况、产品质量状况。 9.3交付量具、专用工具、模具条件及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条件。 9.4 半成品的状况、按类别接收和使用的材料及材料的质量。 9.5 每个班次应保证设备本体、设备周围、水箱、收卸料线等处无废料、颗粒、边角料等杂物,并保持班次整齐、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