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预防,机械研究与应用文章介绍了煤矿机电故障的类型及维修方式,并提出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摘要: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责任大小,都必须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调查办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查明责任人。 ”,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要对事故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机电设备期刊,使之信服、吸取教训、接受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本文选自《机械研究与应用》杂志,该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研究机构。 公开的科学期刊。 《机械研究与应用》杂志为双月刊,开本16页。 邮寄代码:54-93。
介绍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这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据统计:我国煤矿固定资产总额的55%-65%是机电设备设施,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总和占40以上。占煤炭生产成本的%。 。 文章介绍了煤矿机电故障的类型和修复方法,提出了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也使得我国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大批新建大型煤矿项目获批建设。 我国矿山生产特别是大中型矿山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出现了数百人、数千万吨的煤矿。 机电设备是建筑生产的重要因素。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逐渐出现磨损、变形、断裂、腐蚀等,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逐渐增加,设备的技术状况会恶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设备的功能和精度会下降,甚至整个机器会失去使用价值。
1 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类型
(1)损坏失效: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应变、开裂、压痕等。 (2)退行性失效:老化、变质、剥落、异常磨损等。 (3)松动型失效: (4)不平衡故障: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不平衡、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5)堵塞、泄漏故障:堵塞、漏水、漏气、 (6)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故障模式:功能失效、性能下降、过热等。
2 故障原因分析及步骤
2.1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是查明故障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是明确故障机理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通过故障分析,找到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和维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2.2 分析故障时,通常从故障现象入手,通过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和机理。 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观察或测量到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系统性的,如离心泵不吸水; 也可能是某个部件引起的,如离心泵填料过热; 因此,对于不同级别的产品结构,其失效模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2.3 失效原因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试验分析,以及疲劳、断裂、磨损、腐蚀等学科知识。 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3.1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收集故障发生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和使用情况; 对故障现场进行拍摄或拍照; 收集整理失效件的设计图纸、操作规范、验收报告、失效情况等主要历史数据。 记录及维护报告等; 对故障部件进行初步检查、识别、保存和清理。
2.3.2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及机理。 主要包括故障件断裂面的无损探伤、性能测试、宏观、微观检查等检查分析; 必要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与计算等; 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及机理。
2.3.3 分析结论。 当每次故障分析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完成后,必须根据设计、材料、制造和使用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对获得的所有信息、调查记录、证词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注重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 一方面是改进工作,积累信息,交流经验; 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机械研究与应用》主要栏目包括工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内容包括决策与指导、市场回顾、行业动态、应用研究、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市场与管理、工艺改进、检测技术、设有“四新成果”、“科技兴企”、“使用与维护”、“农业机械化”、“概况”、“信息更新”等20多个栏目。
3 煤矿机电设备一般维护保养
3.1 设备维护保养要点
3.1.1正确处理计划维护与预防为主的关系。 预防的重点是在使用过程中观察和检测机电设备,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和修理,及时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 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定期或及时维护,刻不容缓。 因此,预防与计划维护必须结合起来。 3.1.2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设备维护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一些煤矿在生产任务繁重时,往往忽视检修工作,导致机电设备带病运行,引发事故。 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进度。
3.1.3正确处理日常维护与定期专业维修的关系。 日常维护工作一般由一名使用机电设备的员工进行。 必须通过岗位责任制来落实。 专业维修由专业维修机构负责。 有计划的检查和维护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故障”现象发生。
3.2注重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具体工作,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制定日常检查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 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检查方法可分为感觉检查、经验检查和仪器等科学手段。 机电设备的大修、中修、小修应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步进行。
4 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4.1加强员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 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含现场操作),发给证书。 每个人都必须持证上岗,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严禁无证上岗作业。 要做到“三懂”“四技能”,即:了解设备原理、设备结构、设备性能; 能够使用、维修和保养、检查和排除故障。 使用设备时请勿超载。 工作环境必须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有足够的空间和空间。 特别是对采掘工作面移动设备要认真实行包租责任制。
4.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 整个安装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必须详细记录。 安装后必须进行严格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眼、勤口、勤手,即勤观察、勤说话、勤修,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及时的方式。 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实行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涂油、干燥、防锈等技术处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对大型固定设备实行班次、日检、周检(十天)、月检制度; 采矿、挖掘、开发等移动设备实行两班生产、一班维修。 综采工作面必须实行班次、日检、十日检查制度,坚持三班生产、一班检查、逐班检修制度。
4.3认真分析各类机电事故,对员工进行教育。 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责任大小,都必须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调查办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查明责任人。 ,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要对事故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使之信服、吸取教训、接受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4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用更先进、节能的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替换原有陈旧设备。 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减少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设备,提高设备性能和效率。 用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用经济奖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带动员工学习积极性,用技术竞赛、师徒带徒、星级评定等措施检验学习有效性,为衡量机电设备事故率提供依据。 为减少和实现公司“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和老矿区的技术改造机电设备期刊,如今的煤矿生产告别了过去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大型机电液一体化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 ,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维护思想和技术应用到设备维护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附加折旧率和设备维护成本,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循环。 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最大化。
参考
[1] 万昌慈等. 煤矿机电技术[M]. 北方: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 年。
北京矿业研究院. 现代地下采矿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