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山东青岛,网曝胶州市民政局给市民群发殡仪服务部开业广告短信,多名市民表示观感不适。短信中写道“市殡仪服务部已开业”“平价寿服、公墓、殡仪全流程服务”,最后还留了电话。原标题《民政局群发殡葬短信,不合适吧?
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网络上曝出胶州民政局向市民发送短信宣传殡葬服务部门开业的消息。 许多市民对这次经历表示不满。 短信称“全市殡葬服务部门已开通”“平价生活服务、墓地、殡葬全流程服务”,最后留下了电话号码。 对此,胶州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主要是想推动殡葬改革、改变风俗习惯,但在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感受。 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正在改正。 (九派新闻9月17日)
说到丧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统治者。 有人认为可以理解,也有人认为突然收到这样的短信是“不吉利”的。 在生死关头,不同人群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敏感点和心理适应能力。 因此,有关部门在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方面虽然有良好的用心,但考虑不够周全,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感受。 他们通过群发短信告知殡葬服务相关信息,占用公共资源。 恐怕是不合理的。
更何况,这是一条殡葬服务部开业的广告短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 除了道歉和整改外,相关部门还应该考虑在批量发送此类广告信息时是否需要提前征求公众意见? 措辞是否恰当、人性化? 内容适合群发,会不会容易引起误会? 群发消息并不意味着“全部发送”。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话题,应谨慎选择公益短信发送。 它们不能一刀切地提供给所有用户,更不能一次“发送”所有用户。
近年来,政府公益短信存在不少问题。 最受诟病的是“扰民”——不相关的内容“想发就发”。 从提醒、告知人们做好事,到信息轰炸、骚扰。 慈善短信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前,据云南新闻广播报道,凌晨3点青岛短信群发,有市民突然被一条短信叫醒,上面写着“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这个时候发不相关的短信是提醒还是滋扰呢? 它有多重要? 发送时间错误、内容不当的公益短信因管理不善,成为垃圾短信。 不但远非温馨,反而会侵犯用户的权益,影响政府部门的声誉和形象。
政府宣传属于公共领域,而个人手机属于私人领域。 两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有关部门要把握好公私合一的尺度,按照规范程序有序开展群发信息。 这是防止政府信息被垃圾邮件和泄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正确途径。
根据规定,用户可以要求手机运营商退订、屏蔽公益短信。 但是,如果我在屏蔽所有重要通知后错过了这些通知,该怎么办?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我想了解的新闻? 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处理垃圾邮件的好方法。 事实上,人们只是反感重复频繁的公益短信,但还是希望有一个及时、畅通的渠道来获取一些政府信息; 涉及社会大多数群体的利益,也有必要进行“乱群发”。
总而言之,对于公益性的政务短信,与其屏蔽,不如稀疏。 在群发的基础上青岛短信群发,还要避免垃圾邮件和风险。 同时,优化贴身服务还需要严格审核、精准投放、充分监管。 不可或缺的工作。
原标题《民政局发集体葬礼短信,是否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