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融合式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项目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并荣获综合管理类第一名。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将“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理念贯穿于园区的发展建设中。
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将“环境、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开发建设的始终。 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城融合的逐步深入,企业高度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给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010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邀请并委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技术团队建立本土化第三方服务机构,逐步形成苏州工业园区一体化的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 平台以三年为一个服务周期,持续协助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开展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制度创新和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区域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质量。 对于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人来说,产业高度密集、产城融合度高、社区环境质量要求逐步提高的工业园区具有很高的示范价值。
多元化参与
以该平台为载体,通过园区环境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和优化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园区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单向监管向多方监管转变。多方参与、互动交流的多元化参与机制。 政府、行业企业、第三方环保服务/治理公司、社区/居民以及多个相关方相互融合、共同努力,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
目前,园区国土环保局正通过苏州工业园区一体化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的多重助力,不断创新企业服务工作模式,落实环境管理领域的原创性、高科技研究成果,践行前瞻性的环境管理理念。 多项制度创新,有力推动了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覆盖园区近5000家生产型企业。 帮助园区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行为绩效,推动企业实现“稳定排放标准——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发展。
综合服务
第三方、园区环保部门、园区企业持续通力合作、相互促进。 环境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不断演变和完善。 园区环境管理逐步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 服务机构与园区环保部门通力合作,为企业提供主动、前瞻性的环境管理服务,企业也在这种一体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要求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实现自身环境绩效的持续提升。服务。
经过近10年的不断融合和创新实践,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在宏观层面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企业环境监管的方向和重点,不断贴近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管理需求。微观层面。 依托标准化和信息化,环境管理整体日趋精细化。 该平台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有效促进政府环境管理的转型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