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湿法制粒技术的应用及制粒方法

正工机电 次浏览

摘要:制粒技术的应用:在固体制剂,特别在颗粒剂、片剂中应用最为广泛。四、制粒技术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1、制粒技术在颗粒剂的应用2、制粒技术在片剂中的应用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直接压片和制粒压片两种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应用最广。

造粒的目的:①提高流动性,便于包装压片; ②防止各组分因粒径和密度差异而偏析; ③防止灰尘飞扬和粘附在墙壁上; ④调整堆积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⑤ 提高片剂生产中压力传递的均匀性; ⑥ 取用方便,便于携带,提高产品价值。

造粒方式:湿法造粒、干法造粒、一步法造粒、喷雾造粒,其中湿法造粒最常用。

制粒技术的应用:在固体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颗粒剂和片剂。

中药压片机价格视频_小型中药压片机_中药压片机器

(图片来自网络)

2、造粒方法

(1)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在药粉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料,过筛制成湿颗粒,然后将湿颗粒干燥后制粒。 湿法制成的颗粒具有表面改性较好、外观美观、耐磨性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在医药行业应用最为广泛。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粘合剂中的液体润湿药物粉末的表面,造成粉末颗粒之间的粘附。 然后在液体架桥和外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颗粒。 干燥后,它最终以固体桥梁的形式固化。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软料制作、湿法制粒、湿法制粒干燥和制粒等工序。

1、软材的制备:将按配方称量的原辅材料细粉混合,加入适量润湿剂或粘合剂搅拌均匀,形成软材。制作软材时应注意的问题材料

(1)粘合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

(2)应根据不同品种灵活控制添加粘合剂的浓度和混合时间;

(3)材质软。 由于原材料和辅料的差异,很难制定统一的标准。 一般来说,它是根据经验学习的。 用手一捏它就会结成一团,用手指轻轻一按它就会散开。

(4)湿混时间的长短与颗粒的软料有很大关系。 湿混时间越长,粘度越大,产生的颗粒越硬。

2、湿法制粒:使软质物料通过筛网形成颗粒。 当颗粒从筛孔落下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料太湿,湿混合物或润湿剂过多。 反之,如果软料通过筛孔后变成粉状,说明软料太干,应适当调整。 常用设备:摇摆造粒机、高速混合造粒机。 筛网: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钢板四种。

3、湿颗粒的干燥:过筛得到的湿颗粒应立即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可将湿颗粒铺在不锈钢板上,不时翻转,以解决结块和变形问题湿颗粒)。 问题)。 干燥温度:视原料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 对于一些对湿热稳定的药品,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至80-100℃。 干燥程度:通过测量水分含量来控制。 颗粒要求颗粒的水分含量不超过2%; 片剂颗粒根据具体品种的不同,保留适当的水分,一般在3%左右。 干燥设备:常用箱式(如烘房、烘箱)干燥、沸腾干燥、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干燥等加热干燥设备。

4、造粒:干燥后的湿颗粒需要过筛造粒,打散结团的颗粒,以满足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或压片要求。 (1)颗粒:可用比制作湿颗粒所用的目数小、10目以内的筛子(1号筛)将不能通过筛孔的部分适当粉碎,然后按粒度要求。 粒度规格下限过60目或80目(5号筛),分级,取10~80目之间的颗粒; (2)片剂:颗粒剂可以用比湿颗粒剂大的筛目过筛。 网。

5、空白颗粒法:对于对湿热不稳定且用量较小的药物,可先采用湿法制粒辅颗粒剂等对湿热稳定的药物。 经干燥整粒后,不耐湿热的药物可先采用湿法造粒。 与颗粒充分混合。 仅用辅助颗粒制成干颗粒,然后将药物与颗粒混合(压片或包装)的方法称为空白颗粒法。

小型中药压片机_中药压片机器_中药压片机价格视频

(图片来自网络)

(2)一步造粒

一步造粒:将原辅材料混合,喷洒粘合剂并搅拌,使粘合剂以雾状与原辅材料相遇而造粒。 同时,将干燥和其他操作步骤连接在一起,在一台设备中完成该过程,因此称为一步法造粒。 造粒法又称流态化喷雾造粒。 特点:混合、制粒、干燥、包衣可在一台设备内完成。 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劳动强度低。 所得颗粒密度小、粒度均匀、流动性和压缩成型性良好,但颗粒强度小。

小型中药压片机_中药压片机价格视频_中药压片机器

(图片来自网络)

(3)喷雾造粒法

喷雾造粒:将原料、辅料和粘合剂混合,连续搅拌,制成固含量约50%-60%的药物溶液或混悬液,然后用泵喷入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通过高压喷雾器。 ,一种快速蒸发水分直接产生球形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特点:直接从液体中获得固体粉状颗粒。 液滴比表面积大,热风温度高,干燥速度很快,颗粒受热时间极短,被干燥物料的温度比较低,适合用于热敏材料的处理。 缺点:设备成本高、能耗高、运行成本高。 近年来,喷雾干燥制粒技术已应用于抗生素粉针剂的生产、微胶囊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中药提取物的干燥等方面。

(4)干法制粒

干法制粒:将药粉混合后(必要时加入稀释剂),用合适的设备直接压成块状,然后破碎成所需粒度的颗粒。 该方法依靠压缩力的作用使颗粒之间产生结合力。 可分为重压法和滚压法。 重压法:又称大片法,先将固体粉末在重型压片机上压制成直径20-25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所需尺寸的颗粒。 滚压法:用滚压机将药物粉末滚压成片,然后由制粒机破碎成一定尺寸的颗粒。 干法制粒的特点: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压缩时易成型的药物。 该方法简单、省力、省时。 但应注意压缩可能引起的晶体转变和活性降低。

中药压片机价格视频_小型中药压片机_中药压片机器

(图片来自网络)

(5)中药颗粒剂

中药制粒:一般采用湿法制粒

1、药材细粉制粒:配方用量不大时,可将药材磨成100目以上细粉,加入适当润湿剂或粘合剂制成软料,过筛造粒。

2、药材粗浸膏与药材细粉混合制粒:将部分药材制成粗浸膏,另一部分药材研磨成细粉,将两者混合制成软材,过筛、造粒并干燥。 该方法可以用浓稠的药材软膏代替粘合剂,有利于减小片剂的体积,用途广泛。 如果仅使用浓浆作为粘合剂,粘合力不够,可以添加其他粘合剂。

3、干浸膏制粒:将配方中的全部药材(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除外)提取,制成干浸膏。 将干燥提取物粉碎成颗粒; 或将干浸膏磨成细粉,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如适当浓度的乙醇),制成软材,制成颗粒剂。

小型中药压片机_中药压片机器_中药压片机价格视频

(图片来自网络)

3、影响湿法制粒的因素

1、原辅材料性能

(1)粉末细小,质地疏松,干燥性和粘性较差,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选择粘度较强的粘合剂,并使用较多的粘合剂。

(2)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原辅材料本身粘度大; 使用润湿剂或粘度较小的粘合剂,并且粘合剂的量应相对较少。

(3)对湿气敏感,易水解; 水不能用作粘合剂的溶剂。 使用无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作为粘合剂的溶剂。

(4)对热敏感,易分解; 尽量不要使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而使用具有一定溶解度的乙醇作为粘合剂的溶剂,以减少颗粒的干燥时间并降低干燥温度。

(5)对湿热稳定; 使用成本较低的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

一种润湿材料以产生足够强的粘度以促进造粒的液体。 润湿剂本身没有粘度或粘度不是很大,但它可以润湿物料并诱发物料本身的粘度,从而使其聚集成软材料并制成颗粒。 如:蒸馏水、乙醇。 粘合剂:粘性固体粉末或粘性液体,可以将非粘性或粘性较小的材料聚集并粘合成颗粒或压缩成型。 如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浆等。

(1) 类型

①蒸馏水:

水本身是非粘性的。 当材料中含有遇水会产生粘性的成分时,用蒸馏水润湿可诱导其粘性并产生合适的颗粒。 然而,当使用水作为润湿剂时,由于材料容易快速吸水,因此更容易出现润湿不均匀的情况,且干燥温度较高。 因此,不耐热、遇水易变质或易溶于水的药物不适合。 使用。 最好用低浓度淀粉或乙醇代替,以克服上述缺点。

②乙醇:

任何药物本身都是有粘性的,但遇水后会引起变质或润湿后变得太粘,难以制粒。 湿度不均匀使干燥困难或干燥后颗粒变硬,压片不易崩解。 等,可以使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 乙醇的浓度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环境温度,一般为30%-70%或更高浓度。 并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润湿后产生的粘度降低。 乙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分散剂,可以降低颗粒间的粘度,使粘度过大的物料容易造粒。 乙醇常用作中药浸膏片的润湿剂,但应注意快速操作,避免乙醇蒸发而形成高粘性团块。

③聚维酮(PVP):

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无毒,熔点高,对热稳定(150℃变色),化学性质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成为粘稠的胶体液体,是良好的粘合剂。 • PVP有不同的规格和型号,常用的胶粘剂为PVPK30。 • 可使用PVP 水溶液、酒精溶液或固体粉末。 • PVP 干粉也可用作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 • PVP3%-15%(一般为3~5%)乙醇溶液常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制粒,制得的颗粒具有良好的可压性。 它可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粘合剂非常粘稠,制成的片剂较硬。 稍微过量就会导致片剂崩解超出限度。 • PVP 也是咀嚼片的优良粘合剂。 • PVPK30 在阿奇霉素颗粒中用作制粒粘合剂,浓度为 5%。

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白色粉末小型中药压片机,无臭、无味,对光、热、湿有相当的稳定性。 它是最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 能溶于水和一些极性有机溶剂,在冷水中能溶胀,形成粘稠溶液。 。 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溶于10%~80%乙醇溶液或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配制HPMC水溶液时,添加HPMC最好为总体积的1/5~1/3

在热水(80℃~90℃)中充分分散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冷水至总体积。 •HPMC用作粘合剂,常用浓度为2%-5%。 •HPMC作为粘合剂具有崩解快、溶解速度快的特点。

⑤糖浆:

蔗糖水溶液粘度较强,适用于质地疏松、弹性强的植物药和质地疏松、易失去结晶水的化学药品。 常用其50%-70%(g/g)水溶液。

• 当蔗糖浓度高达70%(g/g)时,常温下为过饱和溶液,只能趁热使用,否则易沉淀、结晶。

•强酸性或强碱性药物会引起蔗糖转化,产生吸湿性,不利于压片,因此在制作颗粒剂时不宜使用。

•糖粉充当干燥粘合剂。

•蔗糖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其吸湿性与其纯度有关。 纯度差的吸湿性较大。

•有时与淀粉浆结合以增强附着力。 有时将蔗糖粉与原料混合,然后用水润湿造粒。

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 它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溶于水时,颗粒表面先膨胀,然后水慢慢渗透到内部,成为透明溶液,但需要较长时间。 初步膨胀溶胀后最好加热至60℃~70℃,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其溶解过程。

•常用浓度为1%-2%。

•医药中最常用的产品是取代度等于0.7的产品,可溶于60%乙醇。

⑦淀粉浆:

俗称淀粉糊,适宜作为对湿热稳定的药物的粘合剂。 一般浓度为5%-30%,最常用的是10%。 制备方法有两种:制浆法和打浆法。

•制作方法:将淀粉加入少量(1-1.5倍)冷水,搅拌,然后加入足量开水,不断搅拌至半透明糊状。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煮沸法:将淀粉慢慢加入足量的冷水拌匀,然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成糊状。 此方法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底部烧焦并混有黑点,影响美观。 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很少使用。

•淀粉浆能均匀润湿物料,不易出现局部过湿现象。 它还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粘合剂。

•玉米淀粉完整”

“糊化”(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的现象)的温度为77℃。

⑧胶水:

常用的有10%-20%的明胶溶液和10%-25%的阿拉伯胶溶液。 适用于易松散、不能用淀粉浆造粒的药品。

⑨其他纤维素衍生物

•甲基纤维素(MC):溶于水,成为高粘度胶。 但应注意:当蔗糖或电解质达到一定浓度时,本品会产生沉淀。

•乙基纤维素(EC):溶于乙醇,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 常用浓度为2%-10%。 其乙醇溶液可用作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但应注意本品粘稠度高,不溶于胃肠液,会阻碍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释放。 目前常用的是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羟丙基纤维素HPC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有53.4%~77.5%的羟丙基(含有7%~19%的是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常用作崩解剂)。 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时凝胶或溶胀; 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 该产品可用作湿法制粒的粘合剂或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2)粘合剂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与原辅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如果原料粉末较细,质地疏松,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原料本身的粘度较差,则粘合剂的用量应适当更多。 反之则少用。

②对于对湿气和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考虑使用粘合剂和粘合溶剂。 选择无水且干燥温度低的粘合剂和溶剂。

③与混合时间有关:制作软料时,混合时间长,软料的粘度会增大,制得的颗粒会变硬。

④与粘结剂浓度有关: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粘结剂浓度越大,生成的颗粒越硬。

⑤当辅料用量占处方量80%以上时,选择粘合剂时应考虑辅料的特性,以不影响主药性质为宜。 如果以蔗糖为辅料,且用量达到80%以上,则必须考虑到“蔗糖遇水变粘”的特性,应采用非水溶剂来溶解粘合剂。 (仅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粘度混合物不适用),降低了颗粒间的粘度,相对增强了颗粒内部的粘度。 例:阿奇霉素颗粒剂:处方中蔗糖比例超过80%。 当用95%乙醇配制5%PVPK30作为造粒粘合剂时,造粒性能优于用20%乙醇配制5%PVPK30作为造粒粘合剂时的造粒性能。 前者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者一次可以实现90%的造粒,而后者一次只能实现50%的造粒。

⑥同一胶粘剂在使用不同溶剂时其粘度和造粒效果不同。

⑦ 对于粘度过大的物料,造粒时可采用“先加入乙醇润湿分散,再加入粘合剂”的方法小型中药压片机,以达到更好的造粒效果。 例如再淋颗粒、阿奇霉素颗粒均采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⑧根据原辅材料的性质,可采用两种粘结剂进行造粒。 例如:再淋颗粒剂中“先加乙醇润湿分散,再加入CMC-Na粘合剂,最后加入糖浆”进行制粒。

3、造粒、混合、切割时间

制作软质材料时,应适当控制搅拌和切割时间。 一般是根据经验来掌握。 用手捏它可以结成一团而不粘手,用手指轻轻一压它就可以散开。 如果混合、切割时间长,则粘度太强,造粒困难; 如果混合和切割时间短,则粘度不强,造粒不好。

4. 屏幕

(1)尼龙丝网: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有弹性。 适用于“湿而不粘、好造粒”的软质物料颗粒。 当软物料有粘性时,筛分速度较慢。 软质材料经过反复摩擦、混合后,产生的颗粒硬度比较大,尼龙筛网很容易破裂。

(2)镀锌丝网:可用于粘性软质材料制成的颗粒,但颗粒中容易带入金属屑(断丝),也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 可以在设备上的关键位置安装磁铁来吸收断线,效果也不错。

(3)不锈钢筛网:质量好的纯不锈钢筛网造粒效果较好,但破碎的不锈钢丝容易带入颗粒,无法被磁铁吸附。

(4)板筛:可解决金属切屑带入造粒的问题,但价格昂贵,造粒速度慢。 使用摇摆颗粒机湿颗粒时,筛网安装的松紧度对颗粒质量有什么影响? 如果造粒时筛网安装得比较松,则滚筒来回旋转搅拌捏合时,软质物料的粘度会增加,生产出的湿颗粒会粗而紧。 相反,得到的颗粒细小、松散。 因此,生产时安装的筛网松紧度要适中。

5、干燥、干燥设备干燥是通过气化除去湿物料中水分的过程。

(1)湿颗粒的干燥过程

是指水从湿物料内部通过扩散到达表面,使物料表面受热汽化而蒸发。 表面水分蒸发后,内部水分通过颗粒内部的湿度差扩散到表面,并在表面继续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2)湿颗粒干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否则湿颗粒容易变形、结块或变质。 B、稀酒精颗粒化且易水解的药物应尽快干燥。 放置时间长后,酒精挥发,水分含量相应增加,加速了药物的水解。 C、严格控制颗粒的干燥速度。 干燥速度取决于外部条件和颗粒内部液体扩散到表面的难度。 外部条件包括空气湿度、温度、流动条件和材料分散情况。

D、干燥过程中温度应逐渐升高,否则干燥后颗粒表面会形成硬膜,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

E、如果颗粒中含有糖粉和淀粉,温度突然升高可能会使糖融化,使淀粉糊化,影响片剂的崩解。

(3)干燥设备

A、箱式干燥机:干燥机内设置多层支架,支架上放置料盘。 空气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干燥室,沿水平方向横过物料表面进行干燥。 特点:设备简单,适应性强,但劳动强度高,干燥速度慢,热耗大。

B、喷雾干燥机:设备结构与喷雾造粒操作相同。 蒸发面积大,干燥时间很短,非常适合热敏性物料。 干燥后的产品多为松脆的空心颗粒,溶解性好。

C、流化床干燥机:热空气自下而上穿过松散的粒状或粉状物料层,形成流化状态进行干燥。 也称为沸腾干燥机。 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颗粒与热气流的相对运动剧烈,接触面积大,干燥速度快,适合热敏性物料。 立式流化床干燥机适用于片剂颗粒的干燥,粉末更细,压片效果好。 卧式流化床干燥机适用于颗粒的干燥,效果良好。

4、造粒技术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1、造粒技术在颗粒剂中的应用

颗粒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制剂。 粒度 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有明确的规定:不能通过1号筛且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剂和粉末的重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15%(一般内控标准为10%)。 所有颗粒均须造粒,一次性造粒合格率要求高。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实验确定造粒处方。 常见颗粒剂:阿奇霉素颗粒剂、阿莫西林颗粒剂等。

2、制粒技术在片剂中的应用

通常,片剂制备包括两种方法:直接压片和制粒。 湿法制粒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湿法制粒和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

【博普智库】10万+独家资源可供下载 ✅ 1000+优质课程可供在线学习 ✅

学习链接; 博普智库——医药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共享平台

公众号:添加BOP智库微信即可获取您的岗位学习资料包BPYD2021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