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五金机电业占全国9.8%占西部工业比重35%以上

正工机电 次浏览

摘要:总体上西部五金机电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小,质量档次不高,但预示着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以上四大因素将使未来西部五金机电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西部地区人均GDP有望突破1000美元; 工业化率接近40%; 消费结构也将从“吃”、“穿”、“用”转向“住”、“行”; 2020年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有望接近50%。 工业化的推进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实施的资源就地转化战略,将拉长西部地区的产业链,使西部地区的产业进一步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延伸,比如农产品深加工等。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 这将增加对机电五金产品(特别是工具、模具等机械五金)的需求。

罗百辉表示,未来五年,发达地区外资和产业西转移步伐将加快。 外资在华投资呈现加速“北上西进”趋势。 目前,一些外资,包括跨国公司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不断向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转移。 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一些外商投资和资源依赖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产业正在向西部转移。 预计这一转移将在“十二五”期间达到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土地、电力等要素短缺,甚至出现严重的“民工荒”、“技术工荒”,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以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产业企业正在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浙江是企业搬迁、资金流出最活跃的地方。 据悉,浙江大部分地区面临土地供应不足、电力短缺的局面; 据估计,数千亿民间资本正在寻找出路。

从全国产业布局来看,制造业中的小五金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不仅符合技术梯度转移规律(沿海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多数小五金技术含量较低)内容并适合西部大开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沿海产业升级。 并带动西部制造业的发展。 积极准备、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未来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央也明确表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会动摇,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不会减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会放缓。 特别是,未来国家长期建设国债、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在继续加强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五金机电市场突破,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投入。 财政支持社会事业。

五金机电行业分析_五金机电市场突破_五金机电市场发展趋势

以上四大因素将使西部五金机电产业未来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未来5年西部五金机电产业占全国的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西部五金机电产业将有可能增加产值200-3000亿元。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难以逾越的历史阶段。 对于占全国国土面积70%以上、人口约28%的广大西部地区来说,加快工业化是不可替代的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煤炭、石化、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等一批高增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它们必将对五金机电行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但同时也要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尤其是土地、信贷、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影响。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必须抛弃传统的发展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依靠科技延伸资源加工链条,最大化制造业附加值。

五金机电行业分析_五金机电市场突破_五金机电市场发展趋势

西部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但西部资源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 例如,西部有色金属采选业产值占全国的33.54%,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27.12%。全国总产值中,东部地区产值分别占34.56%和45.70%。 如果西部地区的深加工系数能够达到全国水平甚至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将成倍增长。 这也是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途径。

2、发展绿色制造,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

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制造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它不损害人体健康,资源效率最高。 按照这一理念和要求发展西部制造业,可以避免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性后果,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降低劳动力成本与增加就业相结合

五金机电市场突破_五金机电市场发展趋势_五金机电行业分析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率仍超过60%,高出全国10多个百分点。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为西部制造业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供给。 因此,西部地区应注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个体私营经济。 这不仅可以降低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

四、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园区企业集群效应,培育区域竞争力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金匮乏。 “遍地开花”并不适合制造业的发展。 而是要依托中心城市五金机电市场突破,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重点开发建设。 如西南成渝地区、陕西关中地区、广西南北秦房经济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银川平原等。 特别是西部国家级开发区要作为引导区域主导产业和相关企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西部制造业孵化基地。

五、推进制度建设,切实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一是加快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真正形成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微观经济主体; 二是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化配置资金、人才、技术、土地等资源的机制。 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 特别是要彻底消除“三乱”现象,改变“以费养人”制度,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