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阳麒麟洞明清时期,随着汉文化在贵州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文化人:诗人、画家、书法家,有的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明清贵州诗人,仅《黔诗纪略》《黔诗纪略后编》所记,能见作品的有二百余位。诗歌和书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形式,造就一位诗人或书画家不仅需要本人刻苦钻研,更有赖于周边文化环境的培育。
在明朝与清朝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尽管贵州身处偏远西南之境,然而在汉文化的熏陶之下,贵州文化亦得以蓬勃兴盛,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英才,如诗坛翘楚、丹青妙手以及书法大家等等。他们的文化硕果不仅在当地广泛传播,更在全国获得极高声誉,为中华文明的异彩纷呈注入了独特的生机。
谢三秀:贵州诗坛的先驱
谢三秀,号君采,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贵阳麒麟洞,贵阳籍人士。他是贵州古代仅存诗集流传至今之人,诗集《学孔精舍诗稿》包含近九百篇佳作。年轻时受著名诗人吴国伦褒奖,之后长居荆楚、吴越,交友甚广,包括汤显祖、李维桢等。汤显祖誉之为“黔中龙驹”,李维桢则在诗集序言中盛赞其诗风卓越,各家诗体皆能驾驭,诗品诸妙尽得。
吴中藩:官场诗人的文学追求
吴中藩,字滋大,贵州贵阳人,生于明朝晚期。彼时居官遵义与重庆知府之位。明朝覆灭后,辞去官职归乡,以诗词为乐。其诗作既反映现实生活,又追求理想境界,体现出官员诗人独特的文学风貌。
周渔璜:诗酒唱和的文人雅士
周渔璜号桐野,为康熙年间贵阳籍文学家、进士。他曾任北京官职长达二十年,诗文深受京城知名诗人田雯、王士祯以及朱彝尊等人赞誉。作品多取材于山水闲情及文人雅致生活,常与时贤共饮论诗,被誉为“展天际才华,坚守古朴雅风”。
郑珍、莫友芝:宋诗派的崛起
清朝时期,以郑珍及莫友芝为代表的宋诗派名家在贵州涌现出来。他们凭借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对本土风土的细腻描绘,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杨龙友:文人雅士与山水画家
杨龙友,字文骢,乃明朝至清朝初期黔地杰出文人及山水画名家。其山水画艺誉满当世,被赞为兼具宋人体格与元人韵味的佳构,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及卓越技法,使其成为明清时期贵州文化的璀璨明珠。
何威凤:才情横溢的书画艺术家
何威凤贵阳麒麟洞,生于同时期的杨龙友,同样享誉书坛的贵州画家。尽管才华出众,受到翁同龢等人的青睐,终因缘分未到,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然而,返回家乡之后,他全心投入书画创作,擅长表现凤凰、骏马之美。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彰显了贵州书画艺术的独特韵味。
严寅亮:宗室官学教习的文学大家
严寅亮(1827~1904),贵州印江县人,曾任京城宗室学校教师。深受慈禧钟爱,受旨为颐和园提名。其书艺豪放刚健、古朴有致,堪称清代至现代贵州书法艺术的翘楚。
明清至今,贵州涌现诸多杰出文艺英才,以其卓绝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造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起着关键作用。